随着大米科技财富不断增长,眼红了多少人啊!
尤其是总贸,这些钱应该进入总贸的账户,由总贸来支配。
也不知道啥时候兴起了降价风波,在会场参展的那些国外家电品牌,竟然主动降价了。
总贸觉得此时不大量的采购,对不起这次参展的成果。
手里外汇少,能支配在民用上的钱更少。
他们一边疯狂的下订单,筹集定金,随后想让大米来支付这笔钱。
之前就有过协议,他们购物大米在海外支付,再给大米报销这笔海外支付的费用,虽然麻烦一点,但也比走银行渠道损失手续费强,甚至还能节省不少。
总贸没通知大米,就开始疯狂地购物。
吃了30%的货,也不想想国内老百姓能不能承受。
低价进口来的货物,还是和往常一样原价出售,加上电视机票或家电票啥的能多赚个35%左右。
平常家电都在15-20%直接利润,加上海外厂家降价幅度都很大,他们才能多赚。
之后他们把进口来的货物,按照配额逐步的往省级,市级单位下发。
算盘打得是很好,可惜,邢宝华已经对他们非常的厌恶,加上给长虹出了个馊主意。
用国产的下乡策略针对总贸的进口货物,想要破局,除非把价格降下来。
家电类的票一般不好淘换,要么等着下发,要么花钱找人兑换,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长虹这几年也是抓质量,抓售后和三包,口碑也逐渐的增长。又跟着大米学那种铺天盖地的广告,长虹的销售量逐渐增长。筆趣庫
庞大企业也在不断的扩展中,产量也是惊人,为了怕国际品牌冲击造成他们积压库存,也听从邢宝华的建议,玩个软着陆。
每天的产量在那儿摆着,要是前面的销售一旦下滑,后方的压力就增大了,这玩意也不能随便停线。
长虹倪总根据李向阳的汇报,召开厂务会议。
把邢宝华的销售策略研究透彻,其中一个难度就是电视机票,怎么解决?
每个地区的政策不一样,票说白了就是一种限制购物的方式,不是随便让人能自由买的。
其实八十年代末,南都周边地区物资丰富后,各种票也就不用了。
再说个体经营和各种贩子也不会收这些票,收多了他们也不好消化。
最主要的还是货币交易,对于那些用票交易的也收,就是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