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几个仅有的星系,对周边的环境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了解。
一旦出现跨星系、跨星系团乃至跨超星系团的战争,人类文明恐怕会吃大亏!
发现这个问题后,科学院便开始相应的研究工作。
刚开始,方旭提出了发展附属文明的方案。
就像清扫者文明一样,依靠大量的附属文明来解决情报搜集和传递的问题。
但……
这项计划耗时太长,而且在如今的宇宙环境下,有极高的不稳定性——一旦清扫者和田园派战争升级,就算是七级文明都有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彻底覆灭。
吕永昌可不想看到辛苦发展的“下线”莫名其妙消失在宇宙之中。
因此,他否决了这个提案。
紧接着,陶宇达提出了制造大量星际探测器的方案。
按照他的设想,通常情况下的星际探测器会处于半休眠状态。
一旦发现超过阈值的现象,通过【壹】的初步筛选后,预警信息才会传递至舰队主脑【零】。
如此一来,零的算力占用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情报网”的稳定性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但……这依旧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它不仅耗时漫长,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资源。
制造遍布宇宙的探测器……
就算是拥有零的人类文明,这项计划恐怕也是以万年来计算的。
然后是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方案……
经过十数轮的讨论后,吕永昌在【遗落虫族】的启发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分裂探测器。
通过内置大量的基础生产设备,让探测器自行寻找资源、复制自身,从而实现指数级的增长!
启动消耗资源小,同时拥有极高的扩张速度……
简直是【宇宙监听计划】的完美载体。
唯一的缺陷,或许就是自分裂探测器的精准度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制造的探测器,探测精度肯定比不上人类文明亲自制造的星际探测器。
但这并无大碍。
对于一阶段的【宇宙监听计划】而言,探测精度并没那么重要。
……
随着探测器的释放,这个无名星系的全貌逐步呈现在人类文明的眼前。
精度很低,但足以让人类文明对这个星系有一个基础的认知了。
这是一个规模极小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