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逃逸的小宇宙(2 / 3)

膜上的小小气泡,而人类,则是生活在这个气泡中微不足道的生物。

这个气泡并不稳定,它的表面可以出现新的微小气泡。

这些微小气泡,便是所谓的小宇宙。

正常情况下,刚诞生的小宇宙气泡是依附于大宇宙气泡存在的。

换言之,两者其实存在一定的重叠区域。

这个重叠区域,便是天然形成的克莱因瓶结构,也是小宇宙的入口。

在外力的影响下,大小宇宙开始逐渐分离。

脱离大宇宙的牵引力量后,如果没有外力的引导,那些代表小宇宙的气泡势必会逐渐飘散迷失在偌大的五维时空中。

或许有朝一日,它们能成功落在这片超空间膜上;又或许有朝一日,它们能与别的小气泡相汇合,形成一个较大的宇宙;又或许,这个后来形成的宇宙中也会出现生命……

这些并不在吕永昌的考虑范畴内。

他需要关注的,只是眼前这个堪称迷你的小宇宙。

清扫者和田园派的战争,催生了这个小宇宙气泡的诞生;而战争导致的时空动荡余波,导致它脱离了大宇宙的约束。

此时此刻,这个小宇宙已经彻底脱离了大宇宙的束缚,准备飘向广袤无垠的五维时空。

正因如此,人类文明起初并没有发现这个小宇宙结构,即便让时空海面发生凸起,也不过是发现了所谓的克莱因瓶结构。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

打个比方。

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小气泡。

忽然,这个气泡脱离了水面,向天空飘散而去。

这个时候,生活在水面上的生物该如何进入这个气泡?

很简单,抬高水面即可,或者说,掀起足够高的浪花,高到水面再次接触到这个气泡,高到两者再次出现重叠的区域!……

大量的公式和模型冲击着一众院士们略显脆弱的神经。

尽管吕永昌已经尽可能放缓了自己解释的速度,但在场的Ⅰ级院士们,还是听得云里雾里的。

只有少数几名拔尖的院士勉强跟上了吕永昌的思路。

这也是正常情况。

生活在1+3维时空的生物,很难打破思维的禁锢,去想象广袤无垠的1+4维时空内发生的现象。

好在这批院士都是人类文明中最顶尖的存在,同时,他们又长时间沉浸于时空理论和高维时空理论研究工作,本身对高维时空已经有了几分浅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