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452恒星系。
在【吞星者】抵达目标恒星系,并成功开采掉其中两颗铁质行星的时候,一则消息从【地球号】实验室传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整个舰队传去。
快子信息传递实验要正式启动了!
快子,由于其自身特殊的性质,导致整个研究项目不止一次陷入困境。
对超光速粒子的控制,一度超出了人类的科技水平。
整个实验关键性的进展,不出意外,还是由吕永昌拿下的。
他在一次次重复性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神奇而又至关重要的现象。
当携带大量能量的快子经过高强度引力场时,自身频率会出现些许的改变。
这就为快子通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首先,借助高能激光束释放的能量尽可能减缓快子的运行速度。
这是前提条件,否则,引力场根本来不及改变快子的频率,它就“逃”到无穷远的地方去了。
此外,在一次次实验过程中,科学院发现,想要让快子改变自身的频率,除了能量方面有实打实的要求,引力场强度方面也有硬要求。
为此,吕永昌提出了一个极具创造性的方案。
控制两颗微型黑洞互相旋转,以此来制造一个足够强大的微型引力场。
而后,通过控制微型黑洞,来操控引力场的微弱变化,从而影响到被减速的快子的自身频率。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想法。
因此,在方案刚提出的时候,实验室大部分院士都表示了反对。
毕竟,控制单枚微型黑洞的危险系数已经很高了,而两枚微型黑洞的危险程度,绝不是用1+1=2就可以简单估算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考虑其潜在的危险程度,以当时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也做不到这等逆天之事!
正因为如此,整个快子通讯项目研发被无限期搁置。
直到引力场控制技术再次得到突破。
这项被尘封已久的方案再次被吕永昌捡了出来。第一次双黑洞体系控制实验获得成功后,快子通讯项目的研发工作重获新生,并以极快的速度向前推进!
直至今日。
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快子通讯装置成功问世。
……
吕永昌神色严肃地站在实验室里,目光深沉地看着全息投影中不断波动的数据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