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一声不吭,有的孩子则是满眼泪水,不想离开。
但奈何拗不过自己的父母,他们只能跟着一起离开。
台上,温鸿一边拿着笔,一边记录离开的人。
好在人数不多,剩下绝大部分人留了下来,眼神坚定的看着韩林和温鸿。
等了一会,韩林见差不多了,便语气缓和的说道:“好,现在留下来的人,都是决定继续读书的,我韩林言而有信,只要你们的孩子认真读书,秋后考试通过之后,就能拿到十两白银了。”
这时,台下爆发出一阵喧哗,有激动的,有期盼的,还有对自己子女敦敦教诲的。
毕竟十两银子对于他们这些穷苦人家来说,当真比种田一年的收成要多很多了。
解决了这件事之后,韩林便打算起身去私塾其他地方看看。
温鸿让李清和朱飞虎他们安排孩子继续读书,不要耽误了时间,而所有的家长则很快离开了这里,各自散掉了。
来到了大堂外面,看着私塾的院子,韩林回忆起当初私塾还没有搭建起来的时候,大家窝在那破旧的山神庙里的场景。
时间过的真快。
这私塾虽然不大,教学读书的房间只有三间,此外还有一些住宿吃饭等生活的地方,最多能容纳两百个孩子一起读书。
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韩林神清气爽。
温鸿一路跟在韩林的身后,没有说话。
私塾很快就逛完了,韩林找到一处阴凉的地方坐下。
“温先生,年初的时候,我找林叔说要建私塾,当时我就想过,咱们从私塾开始,一步一步来,以后我想在咱们村子里建一个书院,你觉得如何?”
“书院?”
这事,其实他听林兆提起过。
当时他只是觉得韩林肯定是开玩笑的。
但此时再一次听到韩林提起,他才知道,韩林不像是开玩笑的。
人家完全有这个能力。
但能力是一回事,能不能建成是另外一回事了。
温鸿想了想,说道:“掌柜的,这私塾可以随便建,随便找两个秀才先生就能胜任了,但书院可不同。”
“有何不同?”
“这书院,首先需要朝廷方面的允许和批文,他们承认了,才能称之为书院,另外,书院乃是儒门重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树立威望的,必须有高德大儒坐镇讲学,门人弟子云集,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才能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