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倭商(1 / 6)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岛屿。

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此刻,崇明岛以北,某个村寨,大量的倭国人,聚集在一起。

如果单从外表来看的话,是根本看不出倭人和明人的区别。

为了掩人耳目,在外围是许多真正的大明老百姓。

或许有点奇怪,怎么大明的老百姓会给倭人做事呢?

其实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中,真正底层的百姓,从来就没有说在乎过谁是这片神州大地真正的主人。

什么忠君爱国,什么为国捐躯,对于老百姓来说,完全就是一个不同的概念。

谁能给一口饭吃,谁就是爷,这才目前世道上,尤其是边缘区域的百姓真正的体现。

他们可没有什么大局观,加上现在大明的民族也多,自然也不会说有什么民族观念。

他们求的,只是一个生活罢了。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便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所以给倭人做事,也没啥大不了的嘛。

一名明人锦衣打扮的倭人,于村寨的大堂,把各个小统领,都召集过来商议。

“镇海卫来了消息,说是答应了我们购买火器的事情。”

“但是价格要上涨两层,而且只提供火铳三百,火绳枪三十,小火炮三十。”

倭人浅井良一,用流利的大明官话讲述着。

其实就目前,对于很多倭国贵族来说,尤其是在倭国之外,他们都不会用倭语去交流,而是用汉语。

不过他们的汉语口语,比较偏向于盛唐时期,和现在的大明官话,多少有些区别。

但说起话来的感觉,包括一些语气助词,说话习惯,和寻常的汉人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他们自己不说,即便是大明汉人见了,也完全感受不出差异。

毕竟对于大明这么辽阔的疆域来说,十里不同音,能够大概的听懂,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只有读书的文人老爷,才会去学大明官话。

像是蒙语,在蒙元时期再怎么普及,也就仅限于朝廷官员之中,根本到不了老百姓的身上去。

“这个价格,也太离谱了,这些镇海卫的千户们,真当我们的银子,是神风刮来的吗,而且这个数量,太少了。”

“连三百人都装备不到,这还没提火药的采购价呢,哪有这么做生意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