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讲述起来,也就更加自信了。
“臣观国子监学子,多数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整日口中讲述着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奉两位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名言。”
“以至于才会有那等荒唐之言出自口中,像是这等不明事理者,因国子监便利从而成就一方父母官,那只会是当地百姓的灾难。”
“即便有些仁义道德,也无法建立功勋,反而会被手下人架空,整日就想着攀附权贵,升官发财,这对于吏治没有任何作用,反有崩坏之嫌。”
“因此臣心中觉得,不该让国子监的学生只以读书为主,应当予以多多接触百姓,更加了解百姓之难,农业水利,都不得毫无了解。”
“哪怕是资历足够,也不得轻易外放为官,需在京师附近,先行学习政务之道,经受考核方能真正为官。”
“之乎者也,并不能填饱百姓的肚子,仁义道德,也劝谏不了匪徒寇患。”
常继祖说完,朱英再度认真的审视了一番。
不得不说,目前常继祖的这些建议让朱英感到非常的惊喜。
他并不认为这些想法是常家在后面推导出来的,倘若有如此见解之人,绝不会籍籍无名。
在常继祖说话的时候,朱英有观察到,并不是类似背诵的那种感觉,而是真的在思索自己所见到问题。
常家中,不管是常升,常森,给朱英的感觉都很平庸,即没有什么谋略,也没其父亲常十万的勇猛。
或许去世的常茂会有些不同吧,毕竟作为嫡子,在培养上会花费更多心思。
只是从际遇上可以看出,多是继承了鲁莽。
“表弟说的这些很有想法,不过国子监作为我大明最高学府,牵扯甚广,若行改革之事,自当要通禀爷爷知晓才行。”
??“不过为兄倒是没有想到,表弟还有如此见解,不知表弟自身可有什么想法,未来有什么打算。”
??朱英说道。
??改革国子监是必然的,常继祖提的这几个点子,也是相当不错。
朱英之前就觉得不该过于重文轻武,尤其是学子,更不该赢弱不堪。
多接触百姓,不说做到真正为百姓办事,但了解农事,做好份内工作,这些都是很有必要。
??常继祖闻言,心中惊喜。
??在得到父亲的指导后,常继祖就心中开始琢磨,如何才能解决目前国子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