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咱大孙,是不是咱大孙呢(2 / 5)

“遵令。”

待郭忠等人走后,朱英打开箱子瞧了一眼, 里面堆积着上百本的奏章。

“真是难受,早知道还不如去安南开国,整个好点的制度, 如此大的体量,又不能下重手, 只能徐徐图之。”

朱英有些无语,大明的疆域太过于辽阔了, 很多事情**起来,其中涉及到的复杂程度, 是完全估计不到的,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老爷子送来这些奏章,其中的意思朱英也是能猜到的,无非就是看有没有贪污的情况。

便是不看这些上奏的情况,朱英也敢打包票,像这样的工程,贪污的问题, 绝对是非常普遍的,不过是多少的问题。

要是按照老爷子的方式,和现在对于贪污处理的结果,这些所有上奏的官员, 有一个算一个,个个都得处死。

但朱英并不想这么做,一下子处死太多人了,会导致整个大明的基层运转出现问题。

本来类似于后世的国有工程承包方式的‘以工代赈’,其中详细的利润,过于动人。

很多官员完全可以随意的插手,只需在账目上作些文章,就能到手一笔不菲的收入。

关于这个事情,他之前就跟老爷子说过,如若猜得不错的话,在这些工程开始的时候,老爷子就已经安排锦衣卫在其中潜伏调查了。

现在把奏章丢给自己,无非是相当于一次考校。

要想完全的杜绝贪污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按大明如今的官员俸禄,不贪几手,根本维持不了体面的生活,顶多饿不死。

寒窗苦读十余载,就混个饿不死的概念,这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目前朱英并不打算去处理官员俸禄的问题,对比这些饿不死的官员,饿死的百姓显然要多得多。

俸禄的改革,还是等大明的国库丰盈起来,有了源源不断的收益,再开始进行吧。

以后世的阅历,来看如今大明国库的收入,其实创收还是很容易的。

最简单的,就是朱英将雪花盐的生意,归入到国库里去,其中所产生的利益,朱英可以预料到,总体会上涨,但实际上低得可怜。

当雪花盐变成国有买卖后,不过是让那些盐官的口袋,更加充盈,乱七八糟的损耗,真正能到国库里的利润,估计连两成都没有。

想到这里,朱英忽的冷冷一笑:“吃了我这么多年的好处,现在也差不多到了该吐出来的时候了。”

近几年来,为了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