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准备获奖感言(2 / 4)

在同声翻译的帮助下,双方磕磕绊绊的交流着,连方沂也和东洋的男偶像说了会儿电影的事情。

三浦在方沂介绍了电影剧情之后连连“斯国一”,这哥们同样是文艺片爱好者——大部分演员都有一把文艺梦,赚到了钱就想提升逼格。

方沂则是两全其美。三浦自然相当羡慕。

东洋电影的历史相当辉煌,先后出了“黑泽明”,“北野武”等世界知名的大导演,尤其是北野武,其导演的作品《七武士》、《罗生门》等等现在来看并不稀奇,但在那个时代是天才一般的创意。

1972年,在搞扑街了前一部电影之后,黑泽明受到苏联邀请,不计成本拍摄出俄语电影《德尔苏·乌扎拉》,一经问世,同时获得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在冷战的两个阵营里面都刷满了声望点、

对于很多古早华娱文来说,奥斯卡就是大结局。

同期国内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在文化界上抢夺各类电影技法的注释权——实际上,黑泽明所谓的首创,大多吸收了其本土的拍摄技法,而这些技法又有部分借鉴了三十年代的魔都电影。

环节与其说是“日本电影的昨天与今天”,不如说只是在缅怀“昨天”。

中方提出要去“青年导演电影周”的环节,来自国内的青年导演大放异彩,一共有三人的作品,而在东洋,这个数字为零。

八嘎!

年轻人怎么可以做导演!

鸠山对于他不认识的电影不感兴趣,他礼貌性的呆了会儿,忽然问方沂:“你在这里上映的片子叫什么名字?”

“《爱有来生》。”

“好名字,一切美好的感情,托付到来生去实现,这很符合我们东洋人的审美,我想去看看你的电影,可以吗?”

方沂当然不可能说不可以。

影展现场也不可能掉链子,临时给两位大佬腾出一个影厅,并赶走了前五排的人,把放了一段时间的《爱有来生》重头播放。

因为参展的是俞非虹版本,即所谓的多线叙事版本,影迷们也不愤怒,因为好些人前面没有看懂,全靠男女主的颜值硬看下去。

很快,鸠山也看不懂了,他虽然极力维持出一副我艺术情操很高能够欣赏的模样,但还是慢慢的找处长谈话,小声交流。

这正合处长心意。他也看不下去。

不要以为大佬们天天下大棋,就爱看文艺片——文艺片真的是很小众的一个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