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汝听,人言否?!(1 / 3)

夏日绵绵,仿佛没有尽头。

就在陕北旱灾稍有缓解之际,朝堂上却有人提及立后之事,说什么内治乃人伦之本,如今六宫无主,便该选贤德高位嫔妃继立中宫、以正内帷。

同时,还有人提议皇帝选秀,从满蒙世家中选取德行兼备之人,立为皇后。

总之,一时间朝堂为了后位吵翻了天。

结果被皇帝以思念元后乌拉那拉氏为由婉拒,甚至还拿出先帝朝后位空悬的先例来做例子,表示自己不欲再立皇后。

皇帝既明白表态,这事儿原本就可以消停了。偏生这时候,又有人上折子,建议皇帝立皇贵妃,代掌凤印、执六宫事。

这下子雍正恼了,怒斥、贬官,一波走起。

而舒锦,依然很淡定,如常前往万方安和伺候太后汤药。

话说,就拉个肚子而已,折腾了这么多日,乌雅太后竟还没好利索!

唉,可见是乌雅太后真的老了。

“立皇贵妃掌摄凤印?”乌雅太后嗤地发出冷笑,“贵妃,这是直指你呢!”

舒锦淡淡一笑,“臣妾出身微末,耿家在朝堂上官卑职小。”

我娘家可没本事掀起这样的风浪。

所以,雍正不傻,猜得到是谁在搞事。

乌雅太后道:“如此可见,年氏不是安分之辈!”

舒锦叹了口气,一时无言。敦妃只怕也看出来了,皇帝不可能立两个贵妃并尊,所以想出来这样的迂回之策。另外,怕是也有捧杀她的意思。

只可惜,这点小心眼,哪里瞒得过老谋深算的雍正?

所以,注定只是一场闹剧罢了。

舒锦微微带笑:“太后娘娘,闹这样一出,于前朝后宫,都无任任何意义,皇上圣心独裁,没有人能左右。”

这既是在说年氏,也是在说乌雅太后。

乌雅太后深深打量了一眼这位愈发富态沉稳的贵妃,“皇帝这么多嫔妃,也难怪只有你能走到这一步。”——耿氏如今,不敢说稳赢,但也是十拿九稳了。m.bīQikμ.ИěΤ

太后幽幽叹了口气,“做哥哥的,对弟弟严苛,若是换了是侄子,是否会宽和一些呢?”

舒锦听得心惊,这位太后娘娘,自己半截入土,倒是惦记起雍正百年之后的事儿了!

“太后娘娘,您该喝药了。”治一治你的妄想症吧!舒锦腹诽。你这些年,对哪个后妃有过好脸色,凭啥侄子继位了,就得善待你小儿子?